【LeetCode】并查集
原文同步在:https://github.com/EricPengShuai/Interview/blob/main/algorithm/并查集.md
0. 概念
并查集主要用于解决一些 元素分组 问题,通过以下操作管理一系列不相交的集合:
- 合并(Union):把两个不相交的集合合并成一个集合
- 查询(Find):查询两个元素是否在同一个集合中
具体实现方面,使用一个数组 parent
存储每个变量的 父节点信息(每个节点的连通分量信息),其中的每个元素表示当前变量所在的连通分量的父节点信息,如果父节点是自身,说明该变量为所在连通分量的根节点。初始化时所有变量的父节点都是它们自身。
初始化:将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指向自己。表示每个每个节点最开始都是自己一个集合,也就是节点的父节点都是自己
vector<int> parent(n); iota(parent.begin(), parent.end(), 0);
查找时,沿着当前分量的父节点一路向上查找,直到找到根节点,这个过程也叫 路径压缩,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
- 隔代压缩:性能比较高,虽然压缩不完全,不过多次执行隔代压缩也能达到完全压缩的效果,这个方法也叫迭代查找
int find(int x) { while (x != parent[x]) { parent[x] = parent[parent[x]]; x = parent[x]; } return x; }
- 完全压缩:需要借助系统栈,使用递归的写法。或者先找到当前节点的根节点,然后把沿途上所有的节点都指向根节点,得遍历两次,这个方法也叫递归查找
int find(int x) { if (parent[x] != x) { parent[x] = find(parent[x]); } return parent[x]; }
合并时,将属于同一类的节点合并到一个树中,设计
union(x, y)
将 x 的根节点指向 y 的根节点// 最好不要申明为 union,这是一个关键字 void Union(int x, int y) { parent[find(x)] = find(y); }
在合并时还可以 按秩合并,秩没有明确的定义,一般可以指以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的深度,也可以表示以根节点的子树的节点个数,考虑按秩合并之后可以让查找的效率更高
以秩比较大的节点为根合并:最大深度没有增加
以秩比较小的节点为根合并:最大深度有增加
1. 模板
1.1 维护深度——秩
class UnionFind
{
private:
vector<int> parent;
vecotr<int> rank; // 维护以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的深度——秩
public:
UnionFind(int size) {
parent.resize(size);
iota(parent.begin(), parent.end(), 0);
rank = vector<int>(size, 1);
}
// 隔代压缩,迭代查找
int find(int x) {
while (x != parent[x]) {
parent[x] = parent[parent[x]];
x = parent[x];
}
return x;
}
// 按秩合并
void Union(int x, int y) {
int x_root = find(x), y_root = find(y);
if (x_root == y_root) return; // 如果已经处于一个集合了直接返回
// 注意这里只要最大的深度不变就不需要修改根节点的秩
if (rank[x_root] < rank[y_root]) { // 以深度大的节点为根
parent[x_root] = y_root;
} else if (rank[x_root] > rank[y_root]) {
parent[y_root] = x_root;
} else { // 深度一样,谁作为根节点都可以
parent[y_root] = x_root;
rank[x_root] ++; // 作为根节点的高度会+1
}
}
}
1.2 维护连通分量个数
class UnionFind
{
vector<int> parent;
vector<int> size; // 当前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节点总数
int count; // 连通分量个数
public:
UnionFind(int n) {
count = n; // 初始是每个节点都是一个连通分量
parent.resize(n), size.resize(n);
iota(parent.begin(), parent.end(), 0);
iota(size.begin(), size.end(), 0);
}
// 完全压缩,递归查找
int find(int x) {
if (x != parent[x]) {
parent[x] = find(parent[x]);
}
return parent[x];
}
// 按照连通分量个数合并
void Union(int x, int y) {
int x_root = find(x), y_root = find(y);
if (x_root == y_root) return; // 如果已经处于一个集合了直接返回
if (size[x_root] > size[y_root]) { // 节点少分量合并到节点多的分量上
parent[y_root] = x_root;
size[x_root] += size[y_root];
} else {
parent[x_root] = y_root;
size[y_root] += size[x_root];
}
-- count; // 合并时候连通分量个数减1
}
int getSize(int x) {
int root = find(x);
return size[root];
}
int getCount() {
return this->count;
}
}
初始不知道节点个数的写法:维护哈希表
class UnionFind
{
public:
unordered_map<int, int> parent;
// 连通分量个数
int count = 0;
int find(int index) {
if (parent.find(index) == parent.end()) {
parent[index] = index;
// 这里最初不知道节点个数需要在哈希表加入元素时候初始化
count ++;
}
if (parent[index] != index) {
parent[index] = find(parent[index]);
}
return parent[index];
}
void Union(int index1, int index2) {
int parent1 = find(index1);
int parent2 = find(index2);
// *这步骤很重要,直接把两节点首领一样的结果返回过滤,否则会让count多减1*
if (parent1 == parent2) {
return;
}
parent[parent1] = parent2;
count --; // 也是合并时候连通分量减1
}
};
2. 例题
基础
题目 | 说明 | 答案 |
---|---|---|
990. 等式方程的可满足性 | 先将==全部合并,其次找出!=的根节点,如果一样则不行 | 通过 |
547. 省份数量 | 简单的并查集,维护连通分量个数,也可以 DFS 和 BFS | 通过 |
进阶
题目 | 说明 | 答案 |
---|---|---|
959. 由斜杠划分区域 | 重点在将斜杠怎样拆分成单元格,外部添加成3*3(还可以DFS),内部分解成4*4 | 通过 DFS |
721. 账户合并 | 维护账户到id的哈希表,合并含有相同账户的id | 通过 |
1584. 连接所有点的最小费用 | Kruskal 算法:构造边,排序之后合并连通分量,维护分量长度和节点个数 | 通过 |
1697. 检查边长度限制的路径是否存在 | 离线查询(询问全部给出,但是没必要按照询问的顺序处理,可以排序之后离线处理),注意自定义 sort 排序时最好加上引用& |
通过 |
2503. 矩阵查询可获得的最大分数 | 可以考虑点权 或者边权 (边权就考虑较大边),排序之后然后离线查询,询问排序下标就可以,可以看看灵神视频题解 |
边权 点权 |